地板網購真的利潤微薄? 消費者警惕價格陷阱
關鍵字:地板網購 價格陷阱 來源:中華地板網 時間:2017/03/11
導語:互聯網時代,網購地板已經不是什么稀奇事了。對消費者來說,網購地板除了便利之外,最大的誘惑是來自于相對實體店租金省下的利潤帶來的優惠價格。而在網上銷售地板,對商家來說也并非利潤微薄。近年來,網購家居建材的價格陷阱越來越多,想要在網上購買地板的消費者還得小心堤防。
陷阱1:偽低價
“搜索界面單價顯示幾十塊錢,一下訂單上千塊”。打算在網上購買地板的消費者吐槽說,“單品顯示促銷價與實際訂單成交價相差太遠,低標價給顧客帶來極大的心理暗示和誘惑進店。”這就是網購的價格陷阱之一。目前很多地板企業通過各種“偽低價”手段令消費者上當受騙。每逢3·15、雙十一、雙十二、春節等節慶,不少地板品牌均在網上給出優惠價格,如預售產品定金99元抵149元,另外還有免單、返現、抽獎等優惠力度,不少品牌更是給出2~3折的折扣力度,價格著實吸引人。電商就是利用網購群體對價格普遍存在占便宜的心態,沖著低價的誘餌去,結果并沒有嘗到實惠。而除了消費者熟知的限量低價、“零元購”等噱頭外,有價無貨和虛構原價也是電商的通病之一。
陷阱2:秒殺
除了低折扣、零元購,網購平臺上的“秒殺”越來越普遍。開展“秒殺”活動的網絡商家通常只愿意拿出很少的商品。雖然商品價格相當誘人,但由于數量少買者多,實際上無異于搶購。其實,隨著網購人數的增多,消費者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,對所謂的“秒殺”心動程度已不高。“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”、“哪有這么大只螃蟹到處走……”
陷阱3:預售
預售是近兩年家居建材行業雙十一涌現出來的新玩法。在雙11促銷戰開打前夕,各個地板企業往往會早早地在旗艦店主頁掛出提醒消費者的計時牌。有企業告訴記者,“地板電商這兩年興起了‘訂金膨脹’的促銷玩法。預售時交了99塊定金,‘雙11’當天就1.5倍膨脹成150元,運氣好的顧客膨脹3倍,這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,尤其是當一款地板的價格本就不高的情況下,訂金變成幾倍抵扣,對80、90后女性消費者的誘惑力特別大。”
業內人士表示,任何一個消費者買地板都希望能長久使用,對于地板的品質、材質、品牌、服務、設計、文化、空間、質感有著剛性需求,價格不應是產生購買行為的第一要素。其實不管是秒殺還是訂金膨脹,羊毛出在羊身上。而增加利潤,亦同樣是網絡商家價格促銷的不二法門。